(资料图)
在传统观念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考研亦是如此。无论是力求改变原初学历带给自己的不利影响,还是在就业市场争取到更多的筹码,大部分考生往往会选择比本科学校层次更高的大学来学习。
然而,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就业门槛不断抬升,本科学历越来越难入就业市场的法眼,研究生学历似乎已成为就业市场的标配。于是,在这样的市场刺激效应下,考研人数不断增长。根据官方数据,2020年考研人数达340余万人,2022年猛增至457万,短短3年时间,考研人数增长了100多万,而录取人数仅为110.7万。
数据凸显出极为“残酷”的上岸率。如果考虑到部分高校保研名额较为平稳这一因素,毕业生想成功上岸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加之近年来“考研高考化”使得很大一部分考生难以考取自己理想中的院校,这一形势迫使一部分考生开始主动改变考研方略,目标从“双一流”高校慢慢调整为“双非”的普通院校。
“逆向考研”的浪潮由此兴起。
在考研大军人数倍增之时,选择“逆向考研”不失为一种“最佳选择”。选择“双非”院校进行报考,无疑会使自己的成功率大大提升,既不必像报考“双一流”高校那样挤得头破血流,到最后还有可能落选,又可以降低自己考研的心理压力,同时还可以为考取心仪的专业提供了更多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逆向考研”或许比选择一些“双一流”高校的“劣势”专业更为可取。毕竟,有些“双非”院校的历史底蕴与学科实力甚至超出部分“双一流”高校,譬如说西北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同根同源,其教育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学科;带有哈工大基因的燕山大学,其机械工程被评为“A-”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被评为“B+”学科。因此,“逆向考研”大多是考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所学专业作出的审慎选择,在一定程度上祛除了考生对名校不切实际的狂热追求。与此同时,“逆向考研”也向“双非”院校提供了更多的优质生源,进而增加这些学校的发展潜力与社会美誉度。
不错,与“正向考研”相比,“逆向考研”人数在各高校所占比例并不高,“逆向考研”依然还只是一小部分考生的选择,就目前情景来看,只能说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之于“逆向考研”现象,给予其绝对意义上的正面评价还为时尚早,也无法将“逆向考研”视为打破“名校情结”的一次“理性选择”。
其实,无论是“正向考研”,还是“逆向考研”,任何选择背后都是考生根据自身情形、外界形势作出的“合乎情理”的选择,都是在为人生的下一个目标努力积蓄前行的力量。对这两种选择的孰优孰劣,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价值判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向上”还是“向下”,抑或选择其他路径继续自己的学业,这都是青年学子积极提升自身学养、参与社会实践、汲取人生经验的重要一环。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介入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之一,选择“逆向考研”在内的努力行为本身就值得鼓励。这并不能片面地将其解读为社会对于文凭和学历的图腾。
坦诚地讲,当社会以“双一流”“985”或“双非”这样的符码来区隔不同高校,并将其作为自身考研择校标准无可厚非,正如上文所言,“逆向考研”本身就是一次审慎的选择,不失为另一种“精进人生”!然而,真正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考生是否真正理解知行合一的真谛,是否做好了“以学术为志业”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