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车事件”引争议折射琐事维权的困境

2022-11-28 15:57:47


【资料图】

近期,福建福州一业主将违规占用车位者的车辆扔进河里的视频引发舆论关注。视频中,该业主林某某表示由于长时间联系不上占用车位者,便雇了叉车将占位车“扔进河里”,并称“我赔得起”。目前,该业主及叉车司机已被相关部门处理,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虽然距离事件发生已经过去了一些时日,但是在一些社交平台,由该事件引发的争议仍在持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舆论的确有不少人属于“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确在瞎掺和、瞎起哄,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却在于,该业主向公众抛出了一道民间琐事的处理难题:自己车位被霸占,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利益不受损?

事发后,该业主很快就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按照法律规定,故意毁坏他人的财物,造成的损失如果超过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起刑点5000元,即使全额赔偿损失,恐怕仍然难逃刑事处罚。而将霸占自己车位的车辆扔进河里,所造成的损失可能要远远大于5000元。由此看来,这位业主一念之差就从受害者变成了侵害者,并且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和民事责任,这也许就是冲动的代价。

针对“扔车事件”,有专家指出,车位被占绝不能进行泄愤式报复。这其实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因为这个道理几乎所有成年人都心知肚明。复盘一下这位业主的操作不难发现,在“泄愤式报复”之前,该业主其实多次尝试通过理性手段解决自己车位被占问题,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如果自家的车位没有被占用,或者被占用后经电话联系有人及时挪车,可能一切都没有发生,然而这仅仅只是假设。

说实话,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不会支持这位业主的鲁莽做法,因为这一冲动的行为不仅无益于问题的最终解决,而且还让自己陷入被动和难堪的境地。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不少网友愿意据理力争,与这位业主共情、为这位业主“辩护”呢?因为“扔车事件”让他们感同身受,再次体味到民间琐事维权的困境。

法治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学会依法维权,但是现实往往没有说起来那么轻松。就拿停车位被霸占这件事来说,协商无果又不想“泄愤式报复”,就只有诉讼这一条路可走。不过,即便是最终胜诉,与侵权者相比却要消耗更大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普通人谁能耗得起?从某种角度说,也正是在此类诉讼案件中,维权者与侵权者之间法律成本的严重不对等,让专家眼中的“泄愤式报复”横空出世。

建设和谐安宁的社会,我们必须反对在解决邻里小事时“以暴制暴”的行为,因为这不仅可能让有理者成为违法者,也容易助长社会戾气。不过,要想实现基层领域良法善治,还需要在法律框架内进一步优化具有较强约束力的措施,进一步降低公民的维权成本,让傲慢的侵权人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助力民间琐事维权早日走出困境。

标签: 电话联系 法律成本 横空出世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