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表示,中药已有几千年历史,而中药工业只有几十年历史。他建议用AI技术、大数据、传感器技术等先进技术改造医药传统产业,使中药在生产过程中,全程可质量监控、可溯源。
几年前,屠呦呦女士荣获诺贝尔获奖。她在感言上说过这样一番话,“中国传统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在不远的将来加以提高”。中医的伟大贡献,在抗疫防疫历程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年,住在江夏方舱医院的轻症和普通型患者,主要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对此,张伯礼院士就中医在战“疫”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发出过呼吁。他强调说:“疫情过后我们也不要忘了中医,中医在整个战“疫”过程中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的。中西医结合才是此后抗击疫情打持久战的正确道路。我们要继续推进中医事业的发展。”
中医的作用,显然离不开中药。而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中药产业,却面临着相当的困境。具体表现为,核心企业不强,带动力和辐射能力有限;中药材产业链较短,而且链条极不稳固;中药标准化种植规范度不够;中药文化宣传薄弱,中药氛围不浓厚;有科研力量但过于分散;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不够;中药产业管理体制混乱;扶持政策不够,且不具有持续性。而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还是固守中药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技术含量也明显不足;同时,也因标准欠缺,而导致药效下降,进而影响整个中医药的形象。
因此,中医中药的发扬光大,必须与时俱进,尤其应该借助现代科技的助力。正中《察今》中的名句所言: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是时代发展对于中药提出的要求,更是中药发扬光大的自身需求。中药因为药食同源的基础和临床功效,具有很大市场潜力和开发空间,随着回归自然思潮影响,市场需求还会不断增长。众所周知,中药除了治疗药品,还可以开发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中药兽药、中药饲料添加剂,等等,将会带来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这一切,都缺少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助力,是很难奏效的。
对此,我们首先必须改进理念。中医中药,确实需要我们“守正”,也同样需要我们“创新”。二者不仅互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当“数字化”“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药产业,也必须趁势而上,及时跟进。中药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借助现代科技的助力,提供中药产业的规模与质量,中医也才能获得强劲的动力,进而焕发蓬勃的时代生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