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亟待提速

2022-12-21 16:12:08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31省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发现,“基础养老金在100~200元之间的省份多达25个”。这意味着,在个人缴纳标准偏低的情况下,全国大多数省份农民的养老金在100~200元之间。目前农村地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与城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养老金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可靠保障。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主要有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这三部分构成。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占比达到65.76%。由此可见,为解决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基本养老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本养老保险分两种,一种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另一种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原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保险合并而来)。有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城镇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实现“18连涨”。然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从2009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直到2022年的13年间,中央基础养老金标准经过4轮调整从55元涨到了98元,仅仅上涨了43元,这意味着,不少与城镇职工这一身份无缘的农村老人,只能每月领到区区100元左右的养老金。在经济快速增长,消费水平居高不下的当下,这点养老金不用说用于改善生活,仅仅只是支付水电气等基本生活开销恐怕都捉襟见肘。

一直以来,养老问题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近段时间以来,随着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以及养老储蓄试点等一系列养老体系建设新举措的落地,养老体系建设再度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老百姓之所以对这一话题感兴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养老问题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并且希望自己能够在年老之后通过领取养老金可以获得一份可靠的保障。但是,要想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促进养老事业的均衡协调发展,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必须提速。

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提速,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城乡之间的公平性问题。一方面要不再区分农村和城市,实现全国统筹,让城乡居民养老金与城镇职工养老金的增长速度保持一致;另一方面要针对农民对土地依赖的现实,积极探索“以地养老”模式,发挥农村土地资源的养老潜能,让生活在农村的部分老人能够得到多一份保障。

养老问题是一件大事,只有想方设法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待遇,他们才能真正和城镇居民一道获得更多更强烈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开开心心地享受晚年美好幸福生活。是时候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步伐提提速了,让养老话题多一点新内容,也满足一下农村居民对养老问题的新期待。

标签: 养老保险 农村居民 基本养老保险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