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11月21日一大早,桐城市黄甲镇黄铺村党总支书记、村级林长王立勇背上水壶,驾驶三轮车开始了一天的森林防火巡查宣传工作。“现在是冬季森林防火关键时期,一定要守护好进山入口,确保火种不上山、火源不入林。”在一处防火卡口,王立勇再三嘱咐护林员毛九根做好日常防火工作,加强防火意识。
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着我国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全面保护天然林,在扩面增绿的同时,把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摆到更高位置。“林长治林”,也就应运而生。
林长制实施以来,六安市着力建立健全特色林长组织体系,在市、县、乡、村四级林长组织体系基础上,增设市级督察长及区域性、重点生态功能区林长;发挥全市7118名生态护林员作用,形成了独具六安特色的林长、督察长、区域性林长、功能区林长和生态护林员综合组织体系,让每片山头、每片森林都有专门的守护者。
实践证明,在“林长治林”实施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确定目标任务,建立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各级林长要完成什么工作、完成到什么程度,都要清晰明了,让林长履职尽责有的放矢。可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提升考核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也可吸引公众参与,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纳入考核评价林长制绩效的指标体系。
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可探索正向表扬激励和反向惩处问责并举,激发担当作为。
目前,六安市有各级林长、督察长4843名,2021年市县两级就巡林800多次,解决问题200余件。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走好从“林长制”到“林长治”每一步,“林长治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向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中国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