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中国之声人物专栏《你的样子》:出生于1969年的宣世才,居住在浙江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解放村,他先天智力残疾,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村子。13岁那年,宣世才的父亲因病离世,此时的他智力还停留在5岁的水平,几乎不会打理日常生活。宣世才的父亲带着不舍和担忧,临终前,托邻居宣丙水、李彩英夫妻帮忙照看他的妻儿。宣世才的父亲离世两年后,母亲也病倒了。宣世才的母亲离世后,一日三餐、一年四季,好心的邻居夫妇承担起了照顾他的全部责任。宣丙水、李彩英夫妻俩这一照顾就是41年。
宣丙水、李彩英夫妻俩41年如一日精心照顾智力残疾乡邻宣世才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广泛热议。在相关报道的网友评论区,“好人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人间有真情,最抚凡人心”等暖心的留言比比皆是。很显然,不少人都被宣丙水、李彩英夫妻俩心底的那份无私大爱深深打动,对两位老人的默默奉献深表敬仰。
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生活中,人难免会有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难免会遭遇不测陷入窘境,这时候就特别渴望有人能够帮一把、扶一把,助上一臂之力,这是人之常情。而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身边有需求的人传递温暖、施以援手,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年,正是怀揣一颗尽己所能帮助他人的善心,宣丙水、李彩英夫妇才接受了宣世才父亲的临终嘱托,并承诺将其妻儿照顾好。
我们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坚持做好事。宣世才因为先天智力残疾,日常生活无法完全自理,甚至已经是成年的他,去理发还要连哄带骗才行。至于洗衣做饭、铺床叠被这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宣世才则完全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般人而言,义务照顾宣世才的日常生活不用说一年,能坚持一个月的恐怕也为数不多,而宣丙水、李彩英夫妇却坚持了41年,这背后有多少付出,常人难以想象。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临终嘱托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和分量,因为那是一个人在告别这个世界之时最大的心愿和难舍的牵挂。接受临终嘱托,对逝者而言既是一种关怀,也是对生命的敬畏。然而接受他人的临终嘱托,往往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当年,宣丙水、李彩英夫妇在接受宣世才的父亲临终嘱托时,深知照顾智力残疾的宣世才需要付出怎样的艰辛,但是却毫不犹豫地点头许下承诺,这是怎样的一种胸襟呀!
中国有个成语叫一诺千金,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很讲信用,说话算数。我想,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宣丙水、李彩英夫妇不忘接受宣世才的父亲临终嘱托时的承诺,悉心照顾宣世才41年的善举,应该一点也不过分。宣丙水、李彩英夫妇知道承诺的分量,也深感肩上的责任。41年的风风雨雨,41年的不离不弃,为了照顾宣世才,宣丙水、李彩英夫妇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但是两位老人依然无怨无悔,彰显出了可贵的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