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一位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文称,他双十一在得物App上买了东西,后发现货物有问题,便向得物官方反馈,并上传了一些与货物相关的视频证据。当日,他发现得物涉嫌通过调用他的手机权限,删除手机里与问题货物相关的视频。“删了两条视频,其中一条是开箱确定商品是有问题的,另一条是去专柜做对比的。”
该视频被公布于网上后,引发了不小争议。虽然,得物事后回应称经过核实,App删除的是临时缓存文件,并非用户手机内的原视频,可闯入用户手机中“倒垃圾”的行为,也着实令人担忧。事实上,同样的争议也曾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出现,试问如此“巧合”的误删行为,真的是单纯地为用户服务吗?
不可否认,从技术上看,APP远程删除手机视频,需要获取用户手机的关键权限,并在无确定文件名的情况下,精准的识别需要删除的图片,其流程无异于点到点、人到人入侵的黑客行为。为了一个订单如此大费周章,成本未免太高。且从当前通用的网络安防策略来看,个人手机防护屏障层层失守,似乎不太可能。
不过,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APP对用户手机操作权限和设备信息的摄取越来越宽泛,精准识别、远程删除恐怕将不再是高技术含量的手段。基于云计算带来的智能化技术,完全可以取代人工操作,实现定向干扰。始终不能排除,个别APP为了防范舆情风波对网络口碑造成影响,运用机器人绕过权限管理,搞暗箱操作。
在网络时代,较之广大消费者,绝大多数APP运营方都是技术上的强势者。遇到消费者基于技术操作层面的识别和维权,只要APP运营方抛出一个看似合乎技术应用常理却始终无法认证的解释,消费者往往只能知难而退。毕竟,多数消费者不掌握系统开发的源代码,不能拆开手机调取删改记录。即便将所谓的拦截记录当作证据报警,基层警方想必也没有足够的警力和技术参与逐一排查。
面对未来社会,网络应用运营方与广大网络用户之间日趋隐蔽和紧张技术博弈,我们当逐渐强化末端维权支援,帮助消费者识别暗藏的侵权风险,为消费者收集证据和梳理材料,提供流程上的指导,并逐步加大对APP入侵行为的惩罚。只有不断拔高网络入侵的违法门槛,才能让广大消费者安安心心付费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