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半月谈》记者在基层调研时了解到:有的上级单位借调人员接近甚至超过在编人数,有的基层单位在岗人员竟少于被借调人数。此前,有某地级市的组织部门披露,全市一次性清退借调干部1400多人,其中市县两级部门从乡镇借调的干部就有600多名。
作为一种非正式的人员流动和公务协助方式,借调有助于保障聚焦中心工作、开展重大专项活动等。然而,有的单位违规借调、过度借调等现象屡禁不止,让一些乡镇等基层单位不堪重负、苦不堪言,成为变相加重基层负担的一大源头。
违规借调、过度借调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造成基层人才流失。被借调的基层干部,多为单位业务骨干,一旦被上级部门“掐尖”借调,对基层工作安排往往造成困扰,导致基层人员流失,影响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其次,助长机关“人浮于事”的倾向。借调对部分已经在编在岗的人来说,容易滋生“你是借的,就应该多干点”的庸懒散心理,甚至出现热衷于当“甩手掌柜”和“二传手”的现象,这既不利于干部队伍能力培养,也影响了单位风气。此外,如果被借调人员长时间脱离原工作岗位,对原单位的工作和同事会越来越生疏,原单位评优评先、晋升职称职级,享受福利待遇也要“靠边站”。
临时借调,有时是难免的,但太过随意的借调,无疑背离了行政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亟待规范和治理。一方面,上级部门首先应以身作则,管住“不借白不借”的冲动,通过整治形式主义、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提高工作效率等方式解决人力不足问题,而非一味从下级单位“抽水”。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人员流动机制,对为官不为、人浮于事等不正之风坚决予以惩治,并通过健全规范管理制度,从根本上减少借调的随意性,纠正“任性借调”做法。
借调如果失序、失范,不仅可能助长机关“人浮于事”的倾向,也会造成基层“失血”。避免“过度借调”加重基层负担,需要对基层工作多一些真诚关心与理解,更需要扎紧规范化的制度笼子,让违规借调望而却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