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岂能为“幽灵民宿”开绿灯? 最新快讯

2023-05-22 10:34:21


(相关资料图)

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在北京旅游时遭遇“幽灵民宿”。据了解,一些“幽灵民宿”中借着火车站等地标性建筑,给出只有距离几百米的定位,但实则位于三十几公里以外的郊区;另一部分则打着“青旅”的旗号,实则是位于普通居民小区楼内的群租房,它们在平台留的地址十分模糊、图片也与实际不符,商家均要求下单后再告知实际地址。

很显然,“幽灵民宿”不仅涉嫌通过虚假信息误导、欺骗消费者,还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更重要的是,这些“幽灵民宿”因处在监管的灰色地带而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这类不合规范的“幽灵民宿”,房客流动性大、入住时间不定、人员混杂,容易成为违法犯罪分子的藏身之所,严重影响社会治安。

如果双方发生纠纷,且责任属于“幽灵民宿”一方的话,“幽灵民宿”必定会被追究责任,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作为推荐、推介的管理平台,就可以逍遥自在地置身事外吗?当然不行。相关部门肯定还会追究平台疏于审核的连带责任。倘若真的在“幽灵民宿”中发生刑事案件,民宿平台的责任更大。

无论是酒店还是民宿,入驻平台时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比如地址、电话、价格、卫生状况、室内图片等等。这些信息既要接受平台的线上审核,还应接受平台的线下审查,以验证信息真实性,保障客户的安全。然而,平台为了省事,不但线上的审核走马观花,就连线下审查的环节也省略了,这给那些“幽灵民宿”可乘之机。

在笔者看来,管理平台并非不知道“幽灵民宿”的存在,但平台为了自身的“繁荣”,为了更多的抽成,故意忽略了核实信息真伪的环节。笔者这样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按照北京市的管理规定,居民经营民宿类型的短租房,需要“六大证件”,特别是本楼栋所有业主的同意书面证明,几乎不可能办到。但据记者调查,平台在审核“六证”真伪时,故意放水。这足以证明,平台压根就没想在线上认真核实信息,更遑论线下审查了。

假地名、假地址,却能在平台上线三年不倒。“幽灵民宿”能一直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民宿平台的监管责任弱化。消费者选择民宿,主要原因是信任平台,信任平台上的信息,倘若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侵犯,平台也难辞其咎。

早在2019年,北京市就发布了《关于规范互联网发布本市住房租赁信息的通知》,其中要求:互联网平台履行“审核义务”,加强审核、管理住房租赁信息,不得出现违法违规、虚假、重复和“僵尸”房源信息。由此可见,网络平台应对入驻的商家加强审核监管,绝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任由“幽灵民宿”虚假宣传。北京如此,其他地方的民宿平台,一样需要加强审核和监管。

标签:

关闭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