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经过3个月的施工,安徽合肥庐阳区逍遥津街道舒城路改造完成。数十户店面外观统一设计,其中却有一块招牌,尺寸比隔壁的小了近1/3。招牌虽小但生意却红火,小店前人来人往,店主王兴奇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忙活不停。
舒城路这条不足500米长的老街,商铺门面年久失修、墙体立面破损斑驳、通信线路散乱垂落,时间一长,不仅影响市容,还存在安全隐患。于是,回应居民需求,逍遥津街道将舒城路改造纳入了城市改造项目,进行“微更新”。
俗话说众口难调,把这句话用到城市“微更新”上,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事了。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如果整齐划一,各个店面样式统一、文字图案一致肯定最好。站在经营者的角度,一些人肯定要追求个性,认为有个性更容易吸引眼球,让自己的小店生意更好。近年来,一些城市为了追求美观整洁,在没有充分征求商户意愿情况下,盲目对商铺门头招牌进行统一,统一颜色统一字体,结果引来争议,好心办坏事。
审美具有差异性,一些人认为很美的东西,另一些人也许会认为很一般。一些城市为何在“微更新”中费力不讨好,好心没有办好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关着门决策,以自己的意愿代替群众的意愿。比如某地一言堂式地统一所有的商铺标志,没有达到美观城市的目的,还搞得百姓怨声载道,城市街道不会因为呆板廉价的统一门牌而变得更加漂亮,反而显得没有一点现代城市的氛围。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推进城市“微更新”,领导干部就必须多走出机关大院,走出办公室,身入群众、深入群众,俯下身子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的诉求,然后根据大多数群众的意愿,一切以有利于商户和城市规划为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确保把城市“微更新”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徽式墙面青砖黛瓦,路口加装休闲座椅,店铺焕然一新……舒城路改造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的党员干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大家有商有量推进“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