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码标价的方式不应有悖常理:每日信息

2023-02-14 11:29:19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一段时间,“6块糖466元”的新闻事件持续发酵。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在重庆某景区一家糖果店选购牛乳派,6块糖总价高达466元。对于“天价糖”的质疑,店家辩称,产品用料好且景区门店租金高,导致成本高。尤其强调,自己明码标价,“顾客如果对价格有异议,少要一点也没关系”。

或许,用惊魂不定这四个字来形容最近一段时间一些游客的消费体验,真的一点也不过分。这不,“980元一个的菠萝”还未谢幕,“6块糖466元”又粉墨登场,阴魂不散的“价格刺客”为啥频频重现江湖,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毋庸置疑,景区的商家的确需要面对原材料价格高、房屋租金高、人员工资高带来的“三高”问题,所以同样的商品,景区的价格有所上浮,只要不离谱,消费者一般都能接受。但是即便是在“三高”的现实背景下,一块牛轧糖的价格居然高到接近80元,的确有些令人生疑。不过,最让网友感到难以容忍的,并不是牛轧糖令人咋舌的价格,而是商家并不高明的“甩锅”技法。

针对公众对“6块糖466元”涉嫌价格过高的质疑,商家声称自己是明码标价,顾客如果对价格有异议,少要一点也没关系。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首先,牛轧糖“12.8元50克”的标价方式不符合普通人的消费习惯,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散称食品的标签通常标注的是每500克(一斤)的价格,以50克为标价的重量单位突破了常理,稍不留神就容易被算计。其次,切下的牛轧糖消费者如果真的想少买几块,其实没那么容易。因为在某点评网站上其他顾客的多条点评反映,切了糖如果不买,店员、老板会各种辱骂撒泼,监管部门来了,就开始说谎扯理由。由此看来,商家就是利用一些消费者马虎的弱点,通过在价格标签上玩文字游戏,达到坑骗顾客的目的,这样的把戏玩的不是一天两天了。

从某种角度说,商家明码标价了,顾客愿意买,那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两厢情愿的事。但问题是,散称食品以50克为重量单位标价,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或欺骗性,很容易让顾客误以为标签上标明的是500克(一斤)的价格。而商家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想用打马虎眼的方式促成交易。因为景区消费者不少都是外地游客,称重后即便发现总价过高,因为不想扫了游兴,只好硬着头皮买单。可是商家的不诚信经营行为,却在他们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商品实行明码标价是为了营造公平交易的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是明码标价不仅要价格透明,标价的方式不能有悖常理,要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消费习惯。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通过价格标签玩游戏坑骗顾客的行为都是不明智的,不仅砸了自己的招牌,也毁了商业诚信。

标签: 明码标价 一段时间 公平交易

关闭
最新热文